2017年6月24日,安师大法学院于学校花津校区敬文报告厅隆重举办2017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毕明福,学院党政领导、教师代表、2017届全体毕业生共同参与此次典礼。我所管委会副主任陆在春博士当选为“最受2017届本科毕业生欢迎的老师”接受表彰与献花。作为安师大法学院副教授、宪法与行政法学教研室主任与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陆在春老师作为法学院教师代表,以“平凡与坚守”为题为全体2017届毕业生致辞。陆在春的致辞不仅对于即将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们提出了殷殷希望,也值得我们所有法律工作者共勉。全文如下。
平凡与坚守
亲爱2017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代表法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在这样的场合与大家话别。上一次这样的机会还是在2011年的夏天,我鼓励当届毕业生要以一种华丽转身的姿态淡定的挥别过往,但是我发现离别时刻到来时连老师都很难淡定。两天前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我们的瞿津津老师给毕业班开最后一次班会时把自己开哭了,自我解嘲说自己是史上最爱哭的辅导员,我提议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新晋史上之最,以及其他几位法学院毕业班辅导员,你们辛苦了!
校园时光如白驹过隙,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安徽师大又迎来新的毕业季。今天上午,我和学院的部分老师去大家宿舍走访,看到房间里多了些打包的行囊少了些热闹的身影。我不禁想起15年前的我送别宿舍最后一位兄弟离开芜湖的那个夜晚。那晚整个7号楼彻夜长灯,所有的宿舍门户大开,除了几个捡拾垃圾的宿管员出没,往日里人头涌动的筒子楼里竟然静寂得怕人。我想这就是所谓离别的时刻,彼时的情景氛围竟然让两个大男人在宿舍楼下抱头痛哭,惊的稀疏路人纷纷侧目绕行。没想到一个月后他竟然又调回芜湖工作至今,这个梗被同班同学们揶揄了十五年仍津津乐道。
同学间总是情义无价,人们总是怀念起同桌的你与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然而毕业后的同学聚会为何总是每每无法满勤?无可讳言,个中原因总关乎我们如何理解分离与聚首的意义,如何厘定“成功”的标准,如何悦纳“平凡”的自己。
路遥在其著作《平凡的世界》中谈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昨天,安徽省2017年高考分数线公布,今天所有考生可以在线打印成绩。四年前或多年前的同一时刻,在座的诸位同学们一定也体会到命运转角时的欣喜与焦虑。在当下中国,高考、研考依然是庶出子弟进入精英阶层的一般路径或入门关口。然而,即使是进入一本院校就读的你们,也未敢自诩自己就是传说中的天之骄子。本学期我平均每周讲授15节课都自感很累,很难想象大家在二三年级时选修辅修课程一周动辄40节+、期末考试15门+是如何做到的。法学院的学子可能是本校文科院系中最辛苦的,除了常规的学业与实践、四六级考试,还有毕业前的司考、研考和公考,把大家考的外焦里嫩,灰头土脸。
我想,大家那么拼,就是在为各自“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希望在平凡的人生中脱颖而出。今天,大家或是升入更高学阶深造,或是进入机关、企业、律所供职,亦或是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崭露头角。然而,我六年前曾经提到,大家终究会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的那片江湖。在那里,有刀剑如梦的精彩,有快意恩仇的豪气,有侠骨柔情的缠绵;但是你可曾想到,江湖中也可能有人困马乏的疲惫,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惆怅;本以为可以成为何以琛,可是大家都叫我张益达。欣欣然女一号的装扮,戚戚然路人甲的戏份。
前段日子里,大家在学校的跳骚市场里处理掉不方便带走的讲义与书籍时,也许会想到英国哲学家怀海德(阿弗烈·诺夫·怀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那句话,“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的笔记,忘记了为考试所牢记、所背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同样作为教育理论家的他还说过,“要想了解孔子,去读杜威;要想了解杜威,去读孔子。”细细想来确实有道理,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认识别人和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渐渐与平凡的自己握手言和?
我最近转发过一篇微信鸡汤,文章谈到,“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遗憾的是,很多人在第二次成长的时候就以为发现了终极真理,认为平凡的自己在平凡的世界里注定无所作为。
路遥曾经说过,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在这里我鼓吹大家悦纳平凡、勿要好高骛远并非让大家放弃奋斗。我们可以在平凡中戮力向前,不可在平庸中故步自封。心底有乾坤、胸中有梦想,寻常的工作生活中也可以望见诗和远方。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于我而言即将到来的每个寻常暑期都将成为某届学子的毕业季。在此时此刻,你们可能才真正体会到,母校就是那个任由自己万般吐槽却不肯让别人有任何诋毁的神圣家园。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宪法》只保障公民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实现幸福,还得靠你自己。虽然此时你们挥别的是昨天的自己,但是并非没有带走一片云彩,你们带走的的不仅仅是闪闪发光的毕业证与学位证,还有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当然有的同学还以博爱的名义带走了学妹,还不止一个)
同学们可曾意识到,你们带走的还有浓浓的师大气息与深深的师大烙印,在行知楼上,在花津河畔,在敬文馆中,在小食代里。大家或许听惯了那句“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荣”,但是你们注意到没有,近几年来不少高校将自己罗列的某些著名校友低调的请出了校史馆或名人堂,个中微妙情结耐人寻味。
在座的诸位同学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会在广义的政法口工作,也许校友圈子里也难免出现“师大帮”的称谓。前段时间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热播后,那位不惜搭上尊严与性命也要“胜天半子”的公安厅长个人发展经历与遗憾结局令人唏嘘。祁同伟实际上是一个“于连”[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的男主角。于连(Julien)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巨大野心而孤身一人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辛苦地奋斗着,其间不乏种种不光彩的手段。正当他自以为踏上了飞黄腾达的坦途和得到了超越阶级的爱情之时,社会却无情地把他送上了断头台。]式的人物,与其他“汉大帮”的同学不同,祁同伟对抗自身平凡世界的方式就是笃信“权力胜过知识”,为了实现“让整个世界在自己面前低头”的野心丧失了一个法律人基本的底线与操守,因此万不能作为庶出阶层争取上游的标杆与榜样。
从这个意义上说,祁同伟算不上宏伟,易学习不容易学习。如何在追逐功利中与平凡妥协确实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座的同学们终究会被生活磨砺成熟,当“青春的炙热”变成“肃穆的山岗”,须知“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在未来的征途中,我们能否做到“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某法学院教授告诫毕业生:“如果有一天,你无力抵御沉沦,沦为鹰犬,逆行在法治的道路上,母校将会喊你回家去抄宪法。”我想说,未来大家如果敢僭越公序良俗,那咱们的“胜利欧巴”就请你回行知楼上去念民法总则,咱们的“彭麻麻”就罚你来敬文馆里去背刑法分则,毕竟所有发家致富的捷径都写在这本红宝书上。
杨绛先生在其著作《我们仨》中提到,“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这本书是杨绛先生93岁高龄时出版的散文随笔,这本身就对于我们启示良多。“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同学们,我在这样的时刻说了说了这么多却尤感不能表达心意之十一,就像陈奕迅吟唱的那样,你不要失望,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
末了希望大家珍惜来路,不忘初心,在平凡坚守中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期待未来赭麓聚首,江城再见,谢谢大家!
陆在春
2017年6月24日
注: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的男主角。于连(Julien)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巨大野心而孤身一人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辛苦地奋斗着,其间不乏种种不光彩的手段。正当他自以为踏上了飞黄腾达的坦途和得到了超越阶级的爱情之时,社会却无情地把他送上了断头台。